“人民友谊”喷泉

产品描述
历史
About place

“人民友谊”喷泉不仅是国经成就展象征,而且也是莫斯科地标之一。它的组成包括几个部分。喷泉的椭圆形碗顶上饰有由小麦、工业大麻以及向日葵编成的金色禾捆。

禾捆四周簇拥着代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16座镀金女郎雕塑。雕塑数量正好与创作该文化遗产设施时的苏联行政区划单位总数相对应。每位女郎手持的植物均为其代表的共和国主要栽培的农作物。欢迎各位通过我们准备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每位镀金女郎的信息。

更详细

建造时间与建筑师

喷泉建于1954年。建筑师为K·T· 托普里泽。工程师为V·I· 克利亚温。雕塑家为Z·V· 巴热诺娃、A·I· 杰涅塔、I·M·柴科夫、Z·V· 雷列耶娃与V·P·加夫里洛夫。

地位

联邦级文化遗产。

现状

这座独一无二的建筑文物65年以来首次进行全面修复(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间)。工作人员花了大概六个月的时间更新喷泉给排水系统、加固结构框架、以及修复其装饰元素。

该喷泉堪称一套复杂精湛的系统。它由784股水流构成,其水流喷射高度可达到20米。喷泉池面积为3800平方米。

建造历史

“人民友谊”喷泉坐落于开阔的同名广场(1954年前被称为“集体农庄广场”)东南部椭圆区域,并同时衬托出了其艺术和象征意义。作为1939年全苏农业展览的一部分,喷泉原址上最初建有儿童咖啡馆。此外,设有几座小型展馆的南休息区也有部分区域位于此地。1949至1954年战后重建期间,由于需要建造新一批共和国展馆,展方决定划分出一条统一中央轴线,以从视觉效果上将小市民街(和平大街)与全苏农业展览贯穿相连。古老的木制展馆被一并拆毁,随之空出的区域被用于规划群众大会广场。

按A·F·茹科夫和R·R·克利克斯指导的翻新规划方案,该展区部分应被设计成三位一体形式。该三轴线应该汇集于一点——新建的约瑟夫·斯大林纪念像,它设于如今“石花”喷泉花坛的起始区域。在这座面朝中央展馆的纪念像正前方,应开拓出轮廓呈椭圆形的八角广场。而广场低凹的中央部分则应建成古罗马竞技场的样式。然而,全苏农业展览艺术委员会在施工过程中才意识到该场地不适于举办群众大会,因此决定在已开拓的区域内建造另一座主喷泉。其设计方案基于当时已开始实施的一号主喷泉(位于乌克兰展馆旁)建设项目。从一号主喷泉降阶为二号的原喷泉同样是由K·T· 托普里泽和G·D·康斯坦丁诺夫斯基的创作团队进行重建的。这就是“石头花”喷泉“盛放”的故事。

喷泉设计方案与国经成就展整体规划及综合形象完美相衬。“人民友谊”喷泉的外观让人不禁联想到17至18世纪最为著名的喷泉艺术代表作品。呈阶梯状的八角形碗顶上饰有由小麦、工业大麻和向日葵编成的金色禾捆。其四周簇拥着16座铜制的镀金女郎雕塑。这些雕像分别代表当时加入苏联的16个苏维埃共和国。雕塑师们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各共和国代表女郎的姿势体态。得益于此,才成就了这呈轮舞状的迷人喷泉。目前仅已知三位人体女模的名字:爱沙尼亚芭蕾舞女演员兼影视演员维尔韦·基普列·帕尔萨达尼扬、土库曼斯坦女钢琴家格泽利·安纳马梅多娃和诗人米哈伊尔·斯韦特洛夫的夫人——格鲁吉亚人罗达姆·阿米雷吉比。

象征着俄罗斯的女郎手挽麦捆,面朝“中央”展馆。她身边站着两位斯拉夫姐妹——乌克兰女郎(头戴花冠)以及白俄罗斯女郎(头系三角头巾,手捧苹果与树枝)。16座雕像的位置排列并非偶然。它们成对布置,与苏联国徽上的绦带顺序相对应,按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本国语言口号的乌克兰和俄罗斯等等排列开来。

毋庸置疑,“人民友谊”喷泉不但体现了丰厚的民族背景,它背后还蕴含着奇幻的神话故事。女郎雕像形似德墨忒尔——古希腊神话中的丰收女神。这种相似之处并非偶然:上世纪30至50年代的苏联艺术曾极力追求古典主义的美学标准。

作为一位对古典主义文物研究颇深的专家,康斯坦丁·托普里泽在创作“人民友谊”喷泉时明显借鉴了彼得一世时代的艺术杰作。喷泉外观极似彼得霍夫宫原型,甚至还仿造了其中的部分元素(如海豚)。有趣的是,喷泉设计师们的最初方案并未采用简洁的红花岗石与镀金铜材搭配。除麦捆外,所有雕像都计划用彩色石块进行镶面,以打造五彩缤纷的效果。令人费解的是,1954年,设计师们对古典主义元素的采用受到了尖锐批评。这座喷泉被无情地评为“空洞乏味的商业作品”、“16个茶炊”等等。我国艺术评论家V·P·托尔斯泰在承认该作品艺术造诣的同时指出:“女郎雕像缺乏装饰性和纪念意义。而在如此广阔的户外空间中,这些特性对于作品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的形体缺乏表现力,而在阳光下刺眼的镀金层,则进一步破坏了其姿态的灵动性。这完全泯灭了它们的民族特性,而本应簇拥围跳轮舞的雕像之间并无足够的互动。结果,尽管‘人民友谊’喷泉的设计概念十分富有诗意,但却没有得到足够生动的形象体现。”

构造设计

存在这样的观点:喷泉的原型可能是斯捷潘·皮梅诺夫于1809至1816年间创作的“古里耶夫茶具”——其瓷制雕塑与古代女神十分相似,其中包括服装和附件中反映出的民族特色。这件作品还类似于阿列克谢·维涅茨阿诺夫在同一时期创作的人物形象。与崇尚古典学院派画法的当代艺术家不同,这位画家热衷在女农民中寻找倾心的女性之美典范。在现实的俄罗斯风景中,他所创作的半幻想人物——身穿民族节日服装的古代女神先是在田野中耕耘,再以提香画下的美人姿势在树荫之下休息。

雕像布置顺序与苏联徽章相对应。徽章上的共和国顺序则基于1947年2月25日修订的《苏联宪法》列出的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名单。其中各共和国是按人口总数进行排序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喷泉雕塑群的雕像以相同的顺序安置,只不过是按左右交替共和国排序的形式。唯一的例外是摩尔多瓦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象征着这两个共和国的女郎雕像出于未知原因被错误地放置了。

В подборке